生物猎奇——藤壶学名“澳新界茗荷”和大红水母
滕壶是属甲壳纲的动物。这种海洋生物分布在半球偏冷水域的潮间带至潮下带浅水区,附着栖息在海水中固定或浮动的硬物上,藤壶在每一次脱皮之后,就要分泌出一种粘性的藤壶初生胶,这种胶含有多种生化成份和极强的粘合力,从而保证了它极强的吸附能力。
藤壶附着在海边岩石上,有石灰质外壳一簇簇灰白色的小动物。它的形状有点像马的牙齿,所以生活在海边的人常叫它“马牙”。 正因为其体表有个坚硬的外壳,常被误以为是贝类,其实它是属甲壳纲的动物。藤壶类的柄部已退化,头状部的壳板则增厚且愈合成“火山状”。在顶部有4片由背板及盾板组成的活动壳板,由肌肉牵动开合。
由此藤壶可伸出蔓脚捕食。壳板并非实心构造,由底部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是由中空的隔板所组成。内部的藤壶身体与茗荷类一样,像一只仰躺的虾子,蔓足在上朝向顶部的开口,主要捕食浮游动物中的桡脚类及蔓足类的幼生为食。
它是雌雄同体,行异体受精。他们能够从水中直接获取精子受孕。由于它们固着在礁石上不能行动,生殖期间必须靠着能伸缩的细管,将精子送入别的藤壶中使卵受精。待卵受精后,经三、四个月孵化;此时,刚孵化出的小幼苗即脱离母体,经过数星期的漂浮,才能附物而居。在它准备附着时会分泌一种胶质,使本身能牢牢的粘附在硬物上。
水母是低等的腔肠动物,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、钵水母纲。水母的种类很多,常见于各地域的海洋中。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,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,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,不但透明,而且有漂浮作用。它们在运动之时,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,就好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。
而大红水母属于一个独特的水母分支。其颜色和体形与它们的同类不同,而且没有触须。它们只有4~7根手臂捕捉食物。水母的分类通常情况下是根据其身上的触须多少而定论,因此这种水母当属另类。
但红色水母是海洋生物水母中的一种,因身体呈红色颜色而得名。在诸多水母中,红色水母长相最为迷人。伞状体的下面那些飘飘扬扬、若有若无的红色丝线,谁见了都想被它爱抚一番,但那却是致命的诱惑,细长的触手有毒液泌出,猎物被刺螫以后,会“快乐”地死去。“快”体现了速度,“乐”显示了窒息时的不可言传。那种没有触须,而只有四到七根手臂捕捉食物的水母。它的直径有一米多长,由于其身体为非常特殊的深红色,因此被人们取名为“深红”、亦或称为“大红” 水母。另外深红色的水母因为其明亮、身体呈血红色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明亮血红色水母,
还有一种巨型深红水母此物看來貌似美丽温顺,其实十分凶猛。在伞状体的下面,那些细长的触手是它的捕捉利器,其触手也是消化器官,一旦遇到鱼类等猎物,绝不轻易放过。在触手的上面布满了刺细胞,像毒丝一样,能够射出毒液,猎物被刺螫以后,会迅速麻痹而死。触手就将这些猎物紧紧抓住,缩回来,用伞状体下面的息肉吸住,每一个息肉都能够分泌出酵素,迅速将猎物体内的蛋白质分解。因为水母没有呼吸器官与循环系统,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,所以捕获的食物立即在腔肠内消化吸收。
藤壶附着在海边岩石上.
02) 附着栖息在海水中固定或浮动的硬物上
03) 有石灰质外壳一簇簇灰白色的小动物
04) 正因为其体表有个坚硬的外壳,常被误以为是贝类
05) 其实它是属甲壳纲的动物
06) 藤壶身体与茗荷类一样,像一只仰躺的虾子
07) 它是雌雄同体,行异体受精
08) 刚孵化出的小幼苗即脱离母体
09) 藤壶可伸出蔓脚捕食
10) 主要捕食浮游动物中的桡脚类及蔓足类的幼小生命
11-水母中间大丝水母
12-红色水母群
13-水母是低等的腔肠动物
14-大红水母属于一个独特的水母分支.
15-其颜色和体形异于同类,且没有触须
16-只有4~7根手臂捕捉食物
17-红水母群
18-因身体呈红色颜色而得名
19-是海洋生物水母中的一种
20-红色水母长相最为迷人
21-伞状体的下面那些飘飘扬扬、若有若无的红色丝线
22-飘飘扬扬、若有若无的红色丝线
23-飘飘扬扬的红色丝线是致命的诱惑
24-细长的触手有毒液泌出,猎物被刺螫以后
25-猎物司乎会“快乐”地死去
-
丹顶鹤 __鹤鸣九皋
丹顶鹤 __鹤鸣九皋 幽幽沼泽仙鹤唳,鸣声响亮上云天。这是诗人对丹顶鹤...
-
生物趣谈--大马哈鱼与棕熊
生物趣谈--大马哈鱼与棕熊 话说大马哈鱼,大马哈鱼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产卵洄...
-
阿尔卑斯山下的日本猕猴
阿尔卑斯山下的日本猕猴 是一种中型矮壮的猴子,尾巴相对短,尾长7-12厘米...
-
〔四〕澳洲巨型红乌贼 [下]
〔四〕澳洲巨型红乌贼 [下] 它是世界上已知体型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