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忘言遗传

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林长岳 点击:

姑忘言遗传


文/林长岳


  动植物在生殖繁衍过程中,遗传总是在悄悄地进行着,那些直视不见的小精灵,诸如基因、染色体、遗传物质DNA的自我复制、分裂、组合,而形成新的个体、物种。
  
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《物种起源》中论述:单一物种在经历数代后,会逐渐产生变化,环境适应力比较强的个体,则生命力比较强,因而得以生存,繁衍出更多的后代,反之则不然。
  
生物均受大自然的选择,适者生存,而不具适应环境特质的生物则遭淘汰。生存下来的优势者、在遗传过程中会将有益的特质遗传给下一代,如此其后代也具有适应环境的特质,而得以与环境相契合,代代相传,有益的特质因而持续留存,强者将会逐渐地形成普及种。
  
我经过数十年对信鸽育种遗传的探索,根据本舍纯同品系配偶,和纯品系与纯异品系(相对而言杂交),所育出的直子(女)形成两大赛鸽群和种群。
  
我对种鸽选择去留的标准:一是观其经遗传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特征,二是通过竞赛。用这些种鸽,与异系配偶杂交作翔,成功效应显著。近几年从使用过本舍种鸽的鸽友反馈回的竞赛成绩中可以得到佐证(详见主页第二篇第三项援外鸽栏)。
  
一、通过竞赛择优育种而言竞赛属于自然环境淘汰,择优育种将会育出具有适应环境竞赛特质的普及群体。赛鸽非单一纯系,只是在相同赛制下以赛绩来论适应能力特质,需经数代后新的个体、种群,将具有相同赛制下适应环境的特质,其所作出的后代作翔,获胜率必然也会得到升华。
  
二、纯系育种遗传则有所不同,首先一个纯系族群代表相同的特质(遗传变异除外),如作出的直子(女)在竞赛中能入赏者,则表示它具有该系纯优势特质均可回交该品系作育赛鸽(远拉近交法,另文阐述)。如作出的直子(女)在竞赛中均不能入赏,则表示均不具备适应竞翔环境所需的特质,不宜保留。这也是物竟天择,适者生存的道理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(责任编辑:林长岳) 0
发表评论
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© 2014-2020 .轩辕信鸽网 版权所有 网站ICP备案号:湘ICP备14004920号-1

网站总访问量:0,昨日访问量:0,今日访问量:0